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美籍教授約瑟夫·格雷戈里·馬奧尼9月25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70年來,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結出累累碩果
文章指出,中國領導人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些準則是中國民主制度的基石。隨著中國持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群眾路線也發展出更加豐富的內涵。
若要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理解中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們不妨看看一些研究結果,比如85%的中國人相信政府能作出正確決定。這種信任在某種程度上源于中國政府已經取得的顯著成就,包括讓8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人均預期壽命、構建全球領先的工業和基礎設施體系、引領世界綠色創新和發展。
同樣值得一提的成就是,中國以和平締造者的身份重返世界舞臺中央,為構建多極世界秩序、鞏固安全、促進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正是得益于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才取得了這些成就。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之際,人們想必已經意識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中國政治制度行之有效,并且有助于實現良政善治。
西方為何詆毀中國政治制度?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許多外國觀察家、尤其是西方觀察家曲解了中國的民主制度。他們對社會主義制度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甚至認為不推行西式民主就是離經叛道。中國的政治制度越民主、越成功、越有前途,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就越討厭它。
美國詆毀中國政治制度、推進“遏華”戰略的動機不是促進民主、人權以及社會公正。事實上,美國的所作所為標志著“恐華癥”死灰復燃。“恐華癥”最早出現在馬可·波羅時代,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東方大國。而今,隨著中國再次走到世界前列、西方大國又紛紛衰落,“恐華癥”卷土重來。
中國民主制度結出累累碩果,同西方在經濟、社會和政治上的失敗形成鮮明對比,讓西式民主的不足暴露無遺。有鑒于此,一些西方人的恐懼和怨恨與日俱增,他們無法承認中國的內政外交更加民主。今時今日,大多數美國人并不相信本國政府踐行真正的民主制度,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英國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也持類似觀點。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