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和靜1月10日電 (史玉江 毛阿拉騰圖雅)“如果說世上有一種語言,無論時空、無論種族、無論國界都能懂,那毫無疑問是音樂。”近日接受采訪時,69歲的新疆蒙古族長調民歌傳承人賽爾杰如是說。
蒙古族長調民歌簡稱長調,是一種具有鮮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獨特演唱形式,被譽為蒙古族音樂的“活化石”,在世界上多個國家都有傳承。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背后的傳承故事
長調演唱《奔騰的棗紅馬》。薛玲 攝
生于和靜縣、從小聽著長調長大的賽爾杰,嗓音好、咬字清晰,很小就能把握音準和節奏,顯現出對音樂的天賦。
7歲起,賽爾杰跟著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母親,專注學習長調,逐漸掌握不少長調的唱法。
1976年,在基層獸醫站工作的賽爾杰,一有時間便向前輩學唱長調。在長期與農牧民的交流中,學會了很多草原上可能會失傳的長調,累計有130余首。
2006年以來,作為“東歸故里”的和靜縣,開始挖掘、保護衛拉特蒙古長調文化資源。
2011年,和靜縣東歸衛拉特民歌協會成立,成員中有農牧民、工人、商戶及退休人員。已退休的賽爾杰被推選為該協會會長,由此迎來她歌唱事業的春天。
協會成立之初成員不到50名。賽爾杰籌措資金、吸納會員、舉辦活動、開展培訓……盡管遇到很多困難,但從未放棄。
“退休了不在家享清福,還倒搭錢。”賽爾杰的一位朋友“直言”。
58歲的尼·蘇布賽從小喜歡音樂,也學唱過很多當地民歌,經賽爾杰的推薦加入該協會。“這些年我的長調演唱水平進步很大。如今,我是協會的骨干。”
蒙古族民歌集成。毛阿拉騰圖雅 攝
經過10多年的發展,該協會成員已發展至150余人。“我們在全疆多地演出節目100余場,演唱民歌700余首,到場觀眾數萬人次。”賽爾杰表示,該協會搜集整理了2500余首長調,將其中1480余首編寫成書籍。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在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許多年輕人對傳統藝術缺失興趣。值得安慰的是,近年來,隨著保護和傳承工作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一非遺項目。
“長調主要是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感悟、對愛情的向往以及對英雄的歌頌等。”賽爾杰說。
她表示,年輕一代在學習長調的過程中,將現代元素融入,創作出了一些新形式的作品,讓長調煥發出新的生機。
作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傳承地,近年來,和靜縣致力于通過培訓和比賽,為長調愛好者搭建交流的平臺。
“我們將長調納入到和靜縣中小學課堂,為的是培養少年傳承人。”賽爾杰說,和靜縣每年都會開辦長調項目培訓班,每期培訓班都超過100人。
2024年7月27日,在和靜縣第二十四屆東歸那達慕大會上舉行的第四屆“東歸杯”全疆長調民歌邀請賽上,23位長調高手齊聚巴音布魯克鎮“飆歌”。
“參與者還有內蒙古的長調高手。”賽爾杰稱,國際長調比賽銀獎獲得者巴都曼、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博士巴特擔任評委,保證了長調邀請賽的規格和品質。
傳唱長調是傳遞心靈的情感
“長調的歌詞字少腔長,能唱出許多音符。”賽爾杰說,歌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和演唱環境即興發揮,“可以說每次的長調表演都是不一樣的。”
賽爾杰介紹,歌手在演唱長調時,會運用一種特殊的顫音技巧。“這些技巧的運用,會給人一種美妙的聽覺享受。”
她認為,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長調依然能夠喚醒心中最原始的情感。“在傳唱長調時,你會覺得是在講述故事,傳遞心靈的情感。”
如今,長調在新疆尤其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在節日慶典上,還是日常婚禮等活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音樂形式。
“希望更多人在這樣的音樂中找到共鳴,體味不一樣的文化之美。”賽爾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