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世宗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鄭載興5月15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在世界秩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和韓國迎來建交32周年。基于經濟結構互補以及長期密切往來,兩國關系迅速發展。
中韓加強合作意義重大
文章指出,中韓在2008年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于2017年進一步加強雙邊關系。在此基礎上,兩國經貿、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取得良好進展。不過,與經貿關系相比,中韓在外交和安全等領域的合作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烏克蘭危機持續升級,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攀升,對中韓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雙方在共同利益問題上產生分歧。
不過,中韓關系經歷了長期發展,不可能“脫鉤”。無論如何,兩國應當堅持外交關系的基本原則。
近年來,中韓兩國的國際地位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正在推動構建多極化國際秩序,鞏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以及無與倫比的制造業供應鏈優勢。
作為全球十大經濟與科技強國之一,韓國的軟實力同樣雄厚。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多重沖擊下,韓國需要深化同中國的經濟合作,以適應一些史無前例的變化,比如能源、社會和數字轉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韓貿易占韓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0%以上,兩國加強合作對維護地區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具有重要意義。
中韓合作潛力巨大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近年來,由于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以及美國妄圖推動與中國經濟“脫鉤”,中韓經濟合作受阻。事實上,中韓貿易幾乎集中在半導體和電池領域。
有鑒于此,中韓有必要簽訂經濟交流協議,舉辦活動以吸引投資,組織展覽和會議以交流前沿技術信息。
此外,兩國在數字等高科技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隨著世界尖端信息通信技術行業迅速發展,電子商務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發展數字經濟是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韓國也是信息通信強國,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現生態友好型增長。有鑒于此,中韓為實現新的共同目標而開展合作的空間非常大。
中國在中長期發展戰略中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應對美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施加的制裁,并在未來引領高科技行業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大力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和綠色發展,打造戰略性高科技產業集群,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制造設備。
與此同時,中國還致力于為優質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農業融合、數字經濟等領域打造新的增長引擎。
也就是說,中國將以政策為導向,堅持高質量發展,實施擴大內需、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創新的政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得益于中國創造的有利環境,韓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在半導體和電動汽車生產領域的優勢,共同打造“亞洲半導體指數”和“亞洲電動汽車指數”。兩國還可以加強數字產業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合作,共同引領高科技制造、服務貿易和新型工業化。
文章最后強調,中韓應當以建交32周年為契機,攜手推動地區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