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郵報》德國籍主編夏禮賢9月7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日本自8月24日起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此舉可謂不顧大局、不計后果。
日本政府不當行徑觸犯眾怒
文章指出,謹慎行事總是更穩妥些,尤其是當涉及到核污染以及全球食品供應鏈等問題時。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排放核污染水還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潛在威脅,因此需要格外謹慎。
中國一直強烈反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并對其不當行徑作出回應,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
事實上,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排海決定遭到了該國民間團體的廣泛譴責,包括漁民和生態學者。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表示,日本政府的排海計劃無視科學證據,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地區的人權,也不符合國際海事法。
很顯然,并非只有中國反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這種自私自利的行徑。
日本政府應當三思而后行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日本政府的所作所為令人費解。
首先,作為全球唯一一個由于在戰爭中遭原子彈轟炸而承受嚴重后果的國家,日本政界人士應當在處理福島核事故時更加謹慎。其次,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漁業歷史、特別是海鮮烹飪享譽全球的島國,日本政治精英應當更謹慎、更明智地解決核污染水問題。
有報道稱,蒸汽釋放這一核污染水處置方案被日本當局否定,不僅是因為技術因素,也是出于資金考量,核污染水排海所需費用只有蒸汽釋放的十分之一。
勤勤懇懇的福島漁民十分值得同情,希望他們對日本政府采取的法律行動將終結當前局面。無論如何,常識、以人為本的政策和公共事務中的謹慎態度普遍適用。
我們不排除日本領導層普遍具有常識的可能性,希望他們最終取消長達30年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不以損害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為代價。
(編輯:嚴玉潔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