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力于通過和平發展推動實現民族復興,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得到充分體現。當前,中國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此前,在2020年底,中國已經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放眼全球,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令人矚目的成就。在以美國為首的少數發達經濟體主導全球秩序的背景下,中國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本身就是一項非凡的成就。
中國一直是負責任的經濟大國和國際關系中的和平踐行者。中國領導層意識到,做好鄰國經濟目標和政策舉措同自身發展計劃與政策的對接,才有助于確保共同繁榮。
基于此,中國與其他國家協調合作共謀發展,從中受益的不僅有鄰國還有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憑借規模巨大的資產儲備,中國將西部、南部、東南部和西南部納入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布局,讓這些地區成為產業和供應鏈、新興數字和高科技經濟以及龐大消費市場的一部分。
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中國領導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致力于維護自身在全球貿易、金融和科技領域的一席之地,同時大力提振國內需求、提升產能和科技實力,以應對全球市場可能出現的混亂局面。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致力于加強中國的自力更生能力,同時推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向著更可持續方向發展,并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重要作用。
2021年初,受復雜的全球經濟環境和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復蘇進展緩慢,經濟全球化進程嚴重受阻。為應對這一局勢,中國領導層提出“雙循環”這一新發展格局。此舉并非意在關閉中國經濟大門,而是確保國內市場和全球市場相互促進。
“雙循環”旨在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調動科技成果等一切可用資源,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創新,將先進技術應用到工業領域,提升國內和全球產業鏈效率。
中國為基于共識和多邊主義的全球和平發展提供了更好的選擇。單邊主義給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諸多挑戰,只有通過中國及其全球貿易伙伴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克服。這些努力包括高質量發展、綠色和低碳發展、遵循開放的技術標準、維護負責任的全球金融體系,進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開放的全球經濟環境。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普遍期待打破對單邊主義勢力的技術和經濟依賴。一些國家為謀求一己私利不惜引發全球金融動蕩、輸出通脹,從而讓發展中國家面臨大部分努力成果付諸東流的風險。
所幸,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大國,也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有能力也有意愿與其他國家的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作者系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教授、柬埔寨皇家科學院訪問學者?杜甫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