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60年前,一所特殊的大學——塔里木大學,在新疆南疆的腹地誕生了。在沙漠邊緣的塔里木河畔,19名老師和500多名學生,開荒造田,半耕半讀。天當房,地當床,田野做課堂;手拿筆,肩抗鋤,大地寫文章。
吳翠云是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學院的教授,每每看到吳翠云,她要么在跟遇到困難的農民通過電話了解樹苗生長的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要么就是在田間地頭給農民講解種植技術。這些年,她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已經跑遍了南疆各地的紅棗地,只要群眾有需求,她就會出現。
吳翠云給記者展示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花了6年時間,從普通的駿棗當中選育出來一個棗的優系。它比普通駿棗個頭兒大了三分之一,紅色更純正,含糖量比駿棗略高,可以達到35%到36%。近年來,種植紅棗已經成為南疆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支柱產業。為南疆群眾選育一個紅棗優良品種一直是吳翠云的研究目標。為了這個新品種,吳翠云帶領課題組,用了兩年的時間,找遍了南疆所有的紅棗主產區,終于找到5個紅棗優良變異單株,通過對比觀察,最后選定了一個株系重點選育。吳翠云說,希望篩選的這個優良品系,能夠為南疆的百姓脫貧致富助一把力。
吳翠云的父母是1962年支邊來到新疆的。吳翠云從小在南疆和田長大。1990年,吳翠云從塔里木大學果林專業畢業。受第一代塔大老師們扎根南疆的影響,她選擇留校任教。
2008年,吳翠云在結束了新西蘭訪問學者的學習回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農業科研服務中。吳翠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科技特派員,她帶領多個科技服務團隊常年活躍在南疆各地。“我能一直做這份事業到今天,完全是喜好,尤其是農民對我的認可,讓我感到自豪。我在科研服務的過程中找到并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有發自內心的喜悅。”吳翠云這些年去了一師十一團,十團、阿拉爾農場、阿瓦提、和田等地進行農業科技服務。
家在阿拉爾農場的郝志民,2011年開始在自家的地里種紅棗,在嫁接紅棗、做水肥實驗,針對灰棗修剪、施肥時,發現家里的紅棗樹葉片發生了異常,他急忙打電話詢問吳教授:“吳老師,你有時間嗎?可以過來幫我看一下我家的棗樹嘛?這個棗樹的葉片有點不正常。”當即,吳教授帶著營養、植保的專家對他家的棗樹進行的觀察、分析。最后在帶回分析的泥土樣本中發現是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問題。馬上教授他采用了環播環割技術,避免了微量元素使用不正確等產生的問題。“果林收入以前一直很低,本來都想放棄了,現在在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又有了信心。”郝志民感嘆地說道。
在自治區、兵團科技服務計劃中,科技特派員相互學習、討論,認真總結幫扶行動中出現的典型經驗,及時發現和解決幫扶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保障幫扶行動順利推進。曾經有一個果農來阿拉爾辦事時,專門帶了自家的鴿子蛋送給老師,除了表達感謝之外,還想出錢請老師單獨指導自家的林木,但吳教授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她。吳教授說:“我做的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我們這些搞科研的去教學就是為了給基層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的科技人員,提高團場科技人員技術水平;提高果農紅棗栽培技能,幫助果農提升收入,并不是為一家單獨服務,如果你有問題,可以來問我,我會盡心盡力幫忙解決,但是讓我為你一個人服務是不可以的。”
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塔里木大學的教師就是這樣接地氣。塔里木大學離大城市很遠,但它離農牧民很近,離脫貧攻堅很近。有人說,塔大師生的身上總有一股泥土味、羊糞味、牛糞味,這其實恰恰是群眾對他們最高的褒獎。而吳翠云將帶著這些“特征”繼續一路向前。(《焦點訪談》、塔里木大學趙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