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矛盾不上交”,這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浙江諸暨干部群眾創造的“楓橋經驗”。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5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15周年。近年來,各地貫徹落實、大膽創新,使“楓橋經驗”在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內涵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這是浙江省桐鄉市越豐村的一場百姓議事會,今年夏天臺風頻襲,洪水暴漲,造成一些農田和村民家中進水,需要改造拓寬排水溝渠,由于要占用耕地,有些村民不同意改造排水渠,大家在議事會上經過充分討論,所有障礙都一一化解了。
群眾廣泛參與是“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浙江作為“楓橋經驗”的誕生之地、創新之地,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堅持黨建統領、人民主體、三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楓橋經驗”新內涵。
在浙江,各地農村通過村規民約、百姓議事會、道德評判團、鄉賢參事會、法律服務團等形式,民主決策、化解糾紛、服務群眾,形成了“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好壞大家判”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進入新時代的“楓橋經驗”正在各地開花結果,打造出一個個基層善治的樣本。
上海市寶山區通過智能化交流平臺——社區通將全區557個居委會和行政村全部聯通。環境衛生、鄰里糾紛、治安防控、物業管理等問題都可以在這里反映,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吳淞新城小區有居民反映,近百輛廢棄自行車堵住了逃生通道,沒幾天就有志愿者花錢將這些自行車買來做成了小區的花園護欄。
在湖南常德、福建福州,當地政府引入社會組織“活水”,激發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把矛盾化解在源頭;在四川成都的基層縣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和專業司法調解的緊密結合,立案數量穩步下降。
在創新中發展前行的“楓橋經驗”,正在為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