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wǎng)訊(記者劉一鳴 通訊員李雪麗攝影報道)太陽還沒從地平線露出頭,簡單扒拉了幾口早飯的對先 · 巧開西便迎著仍有些暗黃的晨光出了門。去養(yǎng)殖合作社查看牲畜情況,這是他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
“合作社承擔著不少村民的脫貧致富夢,大意不得。”11月4日,對先 · 巧開西在檢查牲畜情況時說。
今年42歲的對先 · 巧開西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xiāng)阿合塔拉村牧民,也是“獵鷹之鄉(xiāng)”養(yǎng)殖合作社負責人。這是鄉(xiāng)里第一家牲畜養(yǎng)殖流轉(zhuǎn)合作社,僅2014年-2017年間,便為220余戶入股貧困戶分紅85.5萬元。
對先 · 巧開西(右)在合作社給牛喂草料。
沐浴黨恩 克服困難建起養(yǎng)殖合作社
對先 · 巧開西是阿合奇縣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1994年,初中畢業(yè)的他就跟著大哥在巴扎上賣肉。因機靈勤快,生意越做越大,他家的牲畜存欄量達到1000余頭(只),日子也越過越富裕,2016年,他還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2011年,他在當?shù)攸h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獵鷹之鄉(xiāng)”農(nóng)民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想帶領(lǐng)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本以為一切順利的他,卻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難。
“剛開始我們就覺得,把牛羊給了合作社,牛羊是不是就是他的了?利潤怎么分?所以也不理解他創(chuàng)辦合作社的想法。”村民朱瑪灑熱 · 斯迪克說。
“我把想法也給家人說了,他們也不支持,擔心牲畜發(fā)生意外涉及到的賠償問題。”對先 · 巧開西說著自己的苦惱。
雖然質(zhì)疑聲一片,但在鄉(xiāng)里和村里干部的幫助支持下,他最終說服了自己的哥哥和嫂子。
“他們同意把40只羊交給合作社托養(yǎng)。”對先 · 巧開西說。就這樣,哥哥成為合作社的第一位入股股東,合作社也正式開始運營。
牛羊有人管,年底拿分紅,解放了勞動力,多獲取了一份收入,看到加入合作社的種種益處,像朱瑪灑熱有著同樣擔心的村民也開始慢慢加入合作社。
而在硬件建設(shè)上,各級黨委和政府也對合作社給予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2012年,依托暖圈項目建設(shè),政府補貼合作社20多萬元,加上自籌資金4萬元,合作社建了4座共320平方米的暖圈;2015年,國家財政補貼9萬元,阿合奇縣財政補貼2.28萬元,合作社自籌4萬元建起了一座50噸的冷庫,合作社的規(guī)模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關(guān)心支持下不斷發(fā)展壯大。
自2011年建立合作社以來,黨和政府給予合作社扶持資金有100.9萬元。目前,合作社的資產(chǎn)規(guī)模從成立時的45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1000萬元。
對先 · 巧開西給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分紅,村民們笑得很開心。
有黨的好政策 脫貧不是難事
在對先 · 巧開西心中,越來越多的扶貧政策向貧困地區(qū)傾斜。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合作社的優(yōu)勢,貧困戶脫貧不是啥難事兒。
合作社成立后,他動員220戶貧困戶通過折價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并簽訂了5年年收益不低于股金10%的分紅比例協(xié)議。此外,他特意聘用那些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手把手教他們牲畜養(yǎng)殖、育肥等技術(shù),除給予報酬外,還通過“股東+工人”的方式,讓4個貧困戶成為股東,除了能夠每年獲得分紅外,每個貧困戶每月還有600至2000元的工資。
村民布茹麗汗 · 努肉孜巴依是村里的貧困戶,丈夫長期臥病在床,她一人既要照顧丈夫孩子,還要干農(nóng)活,沒有時間搞養(yǎng)殖,她就把家里的牛交給了合作社管理飼養(yǎng)。
“我經(jīng)常來合作社看看,發(fā)現(xiàn)牛養(yǎng)得很好我就放心了,年底還可以拿到1200元的分紅,我也有時間干自己的事情了。”布茹麗汗說。
村民阿曼吐爾 · 吐爾都西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因為沒有勞動技能,不能外出打工的他靠著養(yǎng)殖與種地維持生計。了解到情況后,對先 · 巧開西將他雇傭進合作社,讓他實現(xiàn)就近就業(yè),緩解家庭困境。
“我在這里上班,每個月有1000元的工資,我雖然沒有能力出去打工,但現(xiàn)在的收入也解決了孩子上學的費用。”阿曼吐爾說。
通過合作社的示范帶動,2017年蘇木塔什鄉(xiāng)400余戶牧民開始發(fā)展家庭養(yǎng)殖業(yè),當年實現(xiàn)盈利總計20萬元。2018年,又有8戶貧困戶以15頭新疆褐牛作為股金入股合作社,簽訂了每戶年收益1500元的3年分紅協(xié)議。
“現(xiàn)在合作社運營狀況良好。黨和政府出臺的惠民政策讓我在成立合作社的時候受到扶持,我也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對先 · 巧開西說。
對先 · 巧開西和村民們一起勞動。
致富不忘鄉(xiāng)親 傾力幫貧濟困
除了幫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對先 · 巧開西在生活中也時刻關(guān)心著身邊人。
2006年,村中貧困戶阿不都拉 · 艾米拉洪的妻子患重病需住院治療,在政府的政策補貼下,家中還需準備近萬元的治療費用,這讓阿不都拉一籌莫展。關(guān)鍵時刻,是對先 · 巧開西雪中送炭的一萬元救了阿不都拉的妻子。
“當年在政府與對先 · 巧開西的幫助下,我老婆及時得到了救治,這份恩情我是不會忘的。”阿不都拉激動地說。
此外,對先·巧開西先后資助了村內(nèi)20余名貧困學生,資助金額達一萬余元。
村民對先汗 · 庫爾曼的丈夫因病去世,靠著養(yǎng)殖與種地,她一人養(yǎng)活兩個孩子。
“我的大兒子還在上大學,學費有國家的補助,在生活費方面,都是對先 · 巧開西在資助。”對先汗說:“我缺什么,他就給我們送什么,每次孩子去學校的時候,他都會把孩子送到車站,我們非常感激他。”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對先 · 巧開西這樣說也這樣做。
“對于未來,我希望能再擴大一下合作社規(guī)模,幫助更多的人脫貧成功,對國家的脫貧事業(yè)做出更多貢獻。”對先 · 巧開西說。
在合作社查看牲畜情況是對先 · 巧開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